車主大多處于觀望狀態
最后,看看車主的心里到底是不是愿意更換新標渣土車。
運營十多年渣土車的車主王女士對新標渣土車也表露出自己的擔憂和觀望。她說:“新標到底是什么標準,執行力度如何,我都不知道怎回事,只能等等再看吧。我的車剛剛加了箱蓋花了一萬多,現在又說不能用,再改裝之后,會不會還會出現,用不多久還改的情況,不但費錢,還浪費時間,希望政府更換標準的頻率別太快。”

與王女士一樣,另一位車主也表現出了觀望的態度,他說:“政府的補貼是你買了車或者改裝完車之后,再返錢,前期的錢需要車主自己墊付,到底這個錢能不能拿到,很難說。如果政府在更換或改裝車輛時,直接把補貼減免,我積極性會更高,心里會更踏實些。目前,還是等等看吧,到底7月1號之后具體怎樣實施,對不符合標準的渣土車的查處力度怎樣,一切都是未知數。”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出臺公信力的降低,讓很多車主心生懷疑,從而增加了觀望者的人數。過去,出臺相關政策,守規矩的車主按著標準改車后,到工地拉活時發現,很多沒有按著標準改裝的車輛,也在和他們一樣拉活,也沒受到什么處罰。在同樣收益的情況下,守規矩車主反而比不守規矩的車主,增加了運營成本。下次,再出臺新政策,這部分守規矩的車主就不會那么積極,他們在觀望政府的查處力度,如果查處力度不大,他們也不會遵守新的政策,因為罰款比起車輛改裝的價錢,成本還是要少的多。
據了解,現在很多車主,雖然交了新渣土車的定金,但是并不急于提車。他們都在等待,他們在觀望7月1號新標準實施后的查處力度。如果查處力度很嚴格,他們也會迅速的提車,以免耽誤運營效益。如果像過去一樣,查處力度不嚴,他們就繼續用舊的渣土車運營。如果能蒙混過關,不更新車輛,雖然拿不到政府補貼的五萬元錢。這與30多萬更換新車的購車成本相比,車主還是覺得,不換新車要劃算的多。

可見,整個市場都在觀望,就在等待政府的查處力度。維護環境本來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是如果考慮不周,制定了標準,不去監管,往往會出現,勞民傷財,事與愿違的結果。一項新標準的實施,還需要我國的相關部門進行更多的考查、論證,看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標準出臺后,一但失信于民,其實施的阻力會大增。
此外,政府制定的補貼標準,也破受爭議。該標準指出注冊資金達到300萬的企業才能申請補貼,恐怕這個條件會讓很多個體車主領不到補貼款。據筆者了解,目前,北京地區大部分還是個體車主在運營渣土車,基本能占北京整個市場的三分之二左右,這個政策是否能刺激換車的積極性還有待考證。

而令人擔憂的是,如果7月1日,北京嚴格執行新標準,目前合乎標準的渣土車根本無法滿足運輸市場的需求。如此多的渣土和垃圾運輸工作,由誰來運輸?新車和改裝車顯然不能及時的供應整個北京市場。如果不嚴格執行新標準,整個北京渣土車市場就會恢復以往的狀態,新標準就變成走走樣子,政府的公信力會再次丟失。這些問題都如何解決,至少目前筆者采集的信息里,還沒有答案。

總之,北京渣土車想換綠裝不容易!還需方方面面的配合和疏導。過程很艱難,問題很復雜,初衷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玉不雕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材。北京渣土車新標,在無數次的被責問后,盡快渡過磨合期,給生產商、運營商早日提供清晰的規則,減少觀望,減少內耗。個體車主安心跑運輸,卡車企業全心搞生產,北京的環境早日變好,是我們迫切想看到的!
版權聲明:本文為商用車之家原創,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如存有疑問及觀點糾紛請與本網聯系,本站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