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車網 轉載】
昨天,廣州市城管委公布,廣州完成改造后的泥頭車運量比改造前減少約30%,安全性和穩定性全面改善。從12月1日起,未完成改造的泥頭車在十區范圍內禁止承運建筑廢棄物。
市城管委副主任趙洪昨天介紹,泥頭車超載超速現象十分嚴重。今年出臺了《廣州市建筑廢棄物運輸管理條例》后,自7月17日起啟動全市泥頭車瘦身改造,要求通過降低車廂旁板的方式減少泥頭車的容積。
未改造車不得在十區運泥
為了彌補泥頭車司機在車廂減容后的收入,市城管委協調市建委的工程造價站發布了《關于建設工程余泥渣土運輸與排放費用計價辦法的通知》,為建設和施工單位調整建筑廢棄物運輸價格提供參考。以往的工程是整體發包余泥渣土運輸,各家建筑廢棄物運輸企業往往會為了中標不斷下壓投標價,導致中標后要通過超載超速等手段掙錢。而上述通知下發后,每立方米的土方、石方運輸價格都有了準確的政府指導價。
據介紹,全市35家建筑廢棄物運輸企業共有1154臺“泥頭車”申報參與改造,目前已完成改造1029臺,剩余125臺已退出市場或因車輛技術原因沒有實施改造,改造量占申請車輛的89%。
今年以來,全市共查處違法車輛48臺次。下一步,將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聯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建委及余泥處等對全市排泥工地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違法作業的堅決予以查處。
余泥運輸面臨運力不足
泥頭車完成瘦身后,車輛運力毫無疑問地下降了,建筑廢棄物運輸企業會因此而虧損嗎?對此,億豐建筑廢棄物運輸公司負責人楊義超表示,每臺泥頭車改造費要3000多元,政府補貼1250元。但泥頭車瘦身后大大降低車輛滿載時的重心,車輛容易操控了,“安全就是最大的利潤”。盡管瘦身后的泥頭車需要拉更多的趟數才能完成任務,但在政府指導價幫扶下,現在和以往的總承包價沒有改變。加上減少了油耗、降低了輪胎磨損率,建筑廢棄物運輸企業絕對不吃虧。
不過,泥頭車瘦身后建筑廢棄物運輸企業確實面臨泥頭車數量不足的問題。楊義超表示下一步會申請增加泥頭車購置指標。市環衛協會建筑廢棄物處置分會副會長李楠也表示,目前泥頭車作業時間限制在晚上10時至12時,作業時間嚴重不足。協會希望泥頭車瘦身后能給市民留下安全性大大提高的良好印象,為下一步放寬泥頭車作業時間打下基礎。市城管委也計劃淘汰部分不按計劃參加車輛技術改造的運輸企業,增加準入部分新運輸企業,以提高建筑廢棄物運輸能力。
新泥頭車重心低
昨日,完成改造的泥頭車公開亮相。新泥頭車改變的最大亮點在于新車的車廂容積比改造前縮小了1/3。昨日在動員會現場展示環節,共擺放了3輛按照新技術規范改造的新式泥頭車。記者看到,新式泥頭車最大的亮點是車廂容積大幅減少,高度從原來的1.5米降低到1.1米以下,最低的一款泥頭車僅有0.95米,而且車廂容積控制在12.2立方米以下,比原來的19立方米大幅減少。“車廂高度降低了、容積減少了,車廂滿載時的重心也隨之降低,這樣的好處是行車更加穩定,更加安全。”泥頭車生產商介紹。
同時,在泥頭車車門位置,統一貼有“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標識,車門位置也用大字印有“欄板高度0.95米”字樣。據悉,車輛全部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同時配備記錄車輛準運證信息的IC卡,以備隨時接受檢查。